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張掖網(wǎng)
>>
教育
>>
新聞資訊
實心實意認親戚 用情用力紓困難——甘州區(qū)教育系統(tǒng)“結對幫扶·愛心甘州”工程建設紀實
來源:張掖市融媒體中心
0
人參與互動
2023年08月18日 21:39
中國張掖網(wǎng)甘州訊 “很早前就想吃頓餃子啊,沒想到今天終于吃上了,味道太好了,感謝黨、感謝政府,感謝劉老師”,老人感激的說道。
烏江鎮(zhèn)大灣村五社村民77歲的老人陳學生屬甘州區(qū)特困家庭,今年5月又因騎三輪車摔傷腰部,老人摔傷后由侄兒帶他去醫(yī)院拍片,自此老人腰部疼痛臥床不起,生活也無法自理,在杭州打工的養(yǎng)女得知養(yǎng)父病情帶他住院治療近半月有所好轉。
按照區(qū)結對辦統(tǒng)一安排,教育系統(tǒng)干部劉曉玲和陳學生老人結對認親。了解到老人生活狀況后,她隨即送來毛毯、衣物。后又在多次走訪探視時帶來肉、蔬菜、面包、油果子、蛋糕、油餅等,了解到老人特別想吃餃子,劉曉玲園長備好食材,在老人家里包起了餃子,于是便有了開始的一幕。端午節(jié),她再次去看望陳學生老人,帶來自己做的粽子和酸奶等,為老人家送上祝福。
2023年5月以來,根據(jù)甘州區(qū)結對辦的分工安排,教育系統(tǒng)118名干部對91個特困家庭和27名困難重度殘疾人開展“認親、走親、幫親”行動。
“走進家門,映入眼簾的是雜亂的院子和泥濘的地面,屋子里積灰的茶幾,幾乎無從著眼。剎那間,我明白了自己此行的意義,不僅是送點生活用品,更要幫她們樹立信心,擺脫困頓的生活”。幫扶干部高文平說,“我的結對幫扶對象是烏江鎮(zhèn)大灣村二社趙香,49歲,屬精神二級殘疾,丈夫吳大哥54歲,患有聽力障礙,加上夫妻二人為本村的村民貸款擔保,借款人逃之夭夭,高額的銀行擔保貸款讓兩人生活壓力倍增”。
得知緣由后,高文平一面積極聯(lián)系包村干部了解詳細情況,一面傾聽他們的傾訴、疏導他們的思想、著重鼓勵他們樹立生活信心,雖然身體不便,但在精神上絕不能被壓垮,要相信政府能夠幫助所有人,建議他們種好地、打好工,把日子過得充實起來。不久后,吳大哥去了附近農(nóng)業(yè)合作社打工,趙大姐說,今年屋前綠油油的蔬菜長勢真好。
“今后,我將堅持做到訴求有人聽、心結有人解、遇事有人管、政策有人講、困難有人幫,切實把這項解民憂、惠民生、得民心的好事辦好,讓趙大姐一家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幫扶干部高文平如是說。
自2023年5月“結對幫扶·愛心甘州”工程建設啟動以來,區(qū)教育局班子成員率先垂范,先后多次探訪困難重度殘疾人羅青等人贈送物資用品、解決生活困難,幫其樹立生活信心;為困難重度殘疾兒童劉昂軒等贈送學習用品、親切鼓勵交談,幫助孩子建立學習自信;為特困家庭60歲以上劉興龍、李培基等老人帶來生活用品、申請免費殘疾器具,讓老人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教育系統(tǒng)緊盯控輟保學,做好孤兒、事實無人撫養(yǎng)兒童、困難重度殘疾人的助教關懷活動,落實“四必到”要求。截至目前,教育系統(tǒng)幫扶干部上門走訪率100%。
“認親戚、辦實事、紓困難要突出對政策的理解和社會責任的擔當,全體干部要深刻認識到此項工程的政治意義和民生意義,幫扶工作要堅持問題導向,為群眾解決急難愁盼的問題?!苯逃贮h組成員、副局長趙晶表示。(任海德 金學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