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高清av,操操综合网,涩久久,操人免费视频,国产高清黄,www亚洲国产,91毛片下载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張掖網 >> 問政 >> 要聞
文明實踐創(chuàng)新篇 | 張掖市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高質量發(fā)展綜述
來源:張掖市融媒體中心
2024年12月27日 10:46

分享到:

惠風吹拂,一幅繁花似錦的文明長卷在“絲路明珠·彩虹張掖”接續(xù)延展:

披著晨光,臨澤縣沙河鎮(zhèn)樂民社區(qū)“橙絲帶”樂民服務隊志愿者們整裝出發(fā),如同一股清新的春風,開始溫暖鄰里的文明實踐志愿服務;

正午時分,肅南縣紅灣寺鎮(zhèn)裕興社區(qū)喜氣洋洋、笑聲朗朗,一對新人以“零彩禮”的方式喜結連理,以實際行動踐行和詮釋著移風易俗的新風尚;

暖煦午后,臨澤縣市民群眾陸續(xù)走進“城市書房”,捧著心儀的書籍靜靜翻閱,在滿是書香的奇妙世界里蕩漾;

圖片

夜幕降臨,卸下一天疲憊的人們紛紛走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活動陣地,盡情參與各種運動,擁抱健康生活;

……

文明新風來自堅持不懈地培育。近年來,張掖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以深耕厚植的文化自覺、守正創(chuàng)新的昂揚姿態(tài),不斷邁出從逐步完善到全面提升的堅實步伐,譜寫了一曲曲弘揚時代新風、傳播文明理念的動人篇章,為建設幸福美好新張掖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正能量。

實踐陣地:闊步拓展 品質躍升

入冬后,西北地區(qū)晚上溫度驟降,寒意襲人。然而在山丹縣,夏秋季節(jié)在文化廣場上那些聞聲起舞和慢跑健身的群眾并未因寒冷而停下追求健康與快樂的腳步,他們紛紛轉移“戰(zhàn)場”,來到山丹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活動陣地,或三五結伴在跑步機上揮灑汗水,或兩人一組在乒乓球桌前激烈角逐,還有的端著“飯后一杯茶”,在象棋桌前靜靜對弈……

山丹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頗受當?shù)厝罕姎g迎的“打卡”地。這個位于山丹縣城的文明實踐綜合體,集理論學習、廉潔教育、展覽展示、互動體驗、志愿服務、文體活動等功能于一體,吸引著一撥又一撥當?shù)馗扇?、外地游客前來共享精神食糧,感受和展現(xiàn)文明風采。

圖片

每一處文明實踐陣地都是展現(xiàn)城鄉(xiāng)文明面貌和構建同心圓、匯聚正能量的舞臺。在張掖市,像山丹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一樣的文明實踐中心站、所遍地開花,如同一個個凝心鑄魂的“磁場”,以文化的傳承、文明的引領、精神的升華,為全市高質量發(fā)展提供強大動能、豐厚人文滋養(yǎng)。

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高質量發(fā)展,是時代之需、使命所系、群眾所盼。張掖市因時而動,順勢而為,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辦公室,配齊班子、充實人員,健全市級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組織機構,并對縣區(qū)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提出明確目標任務和要求。縣區(qū)制定《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實施方案》等,實行縣、鄉(xiāng)、村“三級書記負責制”,建立縣(區(qū))級負總責,鄉(xiāng)鎮(zhèn)、行政村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在試點基礎上全面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同時,在建機制、擴隊伍、促整合、樹品牌上持續(xù)用力,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從“建起來”“轉起來”“用起來”到“強起來”。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經過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與探索,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目前已實現(xiàn)了所、站組織體系100%全覆蓋,有效發(fā)揮了精神文明建設“綜合陣地”的強大作用,為城市的發(fā)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成為引領社會風尚、提升群眾文明素養(yǎng)的堅實堡壘。

圖片

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張掖市把各種資源整合利用起來,把各方力量激發(fā)匯聚起來,實現(xiàn)陣地、隊伍、活動、項目、機制等資源從“相加”到“相融”,形成“文明實踐搭臺,各方都來唱戲”的生動局面。

——甘州區(qū)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個、實踐所23個、實踐站262個,組建區(qū)級志愿服務總隊1支、分隊18支、小分隊1693支,注冊志愿者9.2萬余人;

——臨澤縣整合各類公共資源,建成鄉(xiāng)村振興試驗等10個實踐基地和46個“六有”標準型、27個“四好”示范型、10個“五強”引領型文明實踐所(站);

——高臺縣指導全縣9個鎮(zhèn)、145個村(社區(qū))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各實踐所、站均成立1支以上志愿服務隊,確定12個村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示范點建設,全縣志愿者注冊人數(shù)達5.6萬人,累計開展志愿服務活動1000余場次;

——山丹縣打造示范所2個、示范站10個,全面提升中心(所、站)建設規(guī)范化、標準化水平;

——民樂縣打造完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主題公園、新時代文明實踐主題街、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實現(xiàn)全覆蓋;

——肅南縣建成縣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個、鄉(xiāng)鎮(zhèn)新時代文明實踐所8個、農牧村(社區(qū))新時代文明實踐站105個,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促進中心1個,開展文明實踐陣地提升、文明實踐隊伍提升、文明實踐項目提升、文明實踐進萬家“四大行動”,全縣累計注冊志愿者6700余人。

圖片

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放眼今日張掖,遍布城鄉(xiāng)的文明實踐陣地引力強勁,豐富多彩的文明實踐活動活力無窮。

實踐品牌:唱響旋律 聲動四方

今年,全市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培育打造縣級活動品牌22個、鎮(zhèn)級活動品牌4個、村級活動品牌6個;2022年至今,累計培育打造縣級活動品牌130個、鎮(zhèn)級活動品牌75個、村級活動品牌147個……

一組組鮮亮的數(shù)字背后,是無數(shù)個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者多年來默默奉獻的辛勤汗水與執(zhí)著堅守,詮釋著張掖市立足資源稟賦,打好品牌價值引領特色牌,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高質量發(fā)展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張掖市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結合轄區(qū)地域特點、產業(yè)特色,充分發(fā)掘民俗文化資源,不斷創(chuàng)新文明實踐活動形式,豐富文明實踐活動供給內容,采取組合式、嵌入式、互動化、接地氣的方式,常態(tài)化開展主題鮮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積極打造接地氣、推得開、有影響、鄉(xiāng)土味十足的文明實踐活動品牌。

圖片

——理論宣講品牌“聲”入人心

肅南縣著力在強化基層理論宣講工作的廣度、深度、力度上下功夫,持續(xù)做靚“草原帳篷”“馬背宣講隊”“樓院小板凳課堂”等理論宣講品牌,將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宣”出特色、“講”到深處、“聲”入人心。今年累計開展理論宣講740余場次,受眾2540人次。

理論政策宣講,是傳播黨的聲音的重要渠道,是凝聚思想共識的有力舉措,是推動政策落實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張掖市充分發(fā)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等基層宣講陣地作用,積極組織開展有思想、有品質,有溫度、接地氣的理論宣傳,把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方針政策送到農村庭院、田間地頭,送到老百姓心里。今年,全市各中心(所、站)累計開展理論宣講3100余場次。

——實踐活動品牌傳遞大愛

在高臺縣城關鎮(zhèn)新建東社區(qū),有這樣一支熱心的服務隊伍,她們利用空閑時間幫助轄區(qū)孤寡老人、留守婦女兒童解決生活困難,轄區(qū)居民親切地稱她們是“敲門嫂”。

立足群眾所需,開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務實之舉。張掖市以群眾的關注點為切入點,積極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著力打造了一大批如“敲門嫂”一樣受群眾喜愛、信賴、贊譽的文明志愿服務品牌,志愿服務專業(yè)化、品牌化水平不斷提升。至目前,全市共組建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總隊6支,成立志愿服務組織3210個,成立應急管理、醫(yī)療健康等專業(yè)志愿服務組織152支,全市各類志愿服務組織累計開展志愿服務活動2萬場次,服務總時長128.38萬小時。

——文化惠民品牌全民共享

立冬日,山丹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在老軍鄉(xiāng)組織舉辦“古韻悠長 梨園潤鄉(xiāng)”山丹戲曲進鄉(xiāng)村文化惠民演出活動,各路“文藝輕騎兵”輪番登臺演出,臺上臺下互動熱烈……

文化活動是連接歷史與現(xiàn)實、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重要橋梁。張掖市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深挖本土特色文化,突出打造“春綠隴原·文化進萬家”“送戲下鄉(xiāng)”“百姓大舞臺”等特色文化活動,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本土特色文化的魅力,推動特色文化與先進理論相融合的智慧成果“飛入尋常百姓家”,讓人們在感受本土文化獨特魅力的同時,深刻領會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和方針政策,為張掖的發(fā)展注入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移風易俗品牌倡樹新風

在民樂縣永固鎮(zhèn)總寨村,遇到有辦白事的人家,前來幫忙的鄰里親朋人手一碗粉湯,雖沒有了往日“七碟八碗”的“盛況”,但喪葬禮儀和鄰里關系傳遞出的深情氛圍卻絲毫不減。這一創(chuàng)新舉措,既表達了對逝者的哀思與懷念,又避免了浪費和攀比。如今,“一碗粉湯送親人”已成為民樂縣白事辦理的新風俗。

圖片

推進移風易俗是培育良好社會風尚的重要途徑。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辦公室協(xié)調、指導各縣區(qū)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和基地,不斷深化新時代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持續(xù)開展高價彩禮、厚葬薄養(yǎng)等專項治理,引導群眾革除陳規(guī)陋習、倡樹文明新風。紅白事從簡辦、不搞封建迷信、倡導厚養(yǎng)薄葬……如今,移風易俗工作在張掖大地全面鋪開,勁吹鄉(xiāng)風凈、民風純、思想齊、干勁足的文明新風,成為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的強大力量。

一個個拿得出、叫得響、有影響的文明實踐品牌,讓社會處處洋溢著文明、和諧、友愛的濃厚氛圍,這些上接“天線”、下接“地氣”的文明實踐品牌,匯全民之力奏響文明樂章,如和風細雨浸潤群眾心田,成為傳播新思想、引領新風尚和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落實、入腦入心的有力抓手。

時代新人:層出不窮 閃耀光芒

榜樣的力量是催人奮進的,如同一座座明亮的燈塔,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廣闊海洋中,為人們指引著前行的方向。

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更需要榜樣的引領與示范。近年來,張掖市充分發(fā)揮先進典型、公眾人物、愛心組織的示范表率作用,引領帶動鄉(xiāng)風文明建設高質量發(fā)展。甘州區(qū)深化“德潤甘州”道德實踐活動,推薦甘肅好人19人、推薦第七屆張掖市道德模范15人、第四屆甘肅省文明家庭1戶、第三屆張掖市文明家庭10戶。臨澤縣完善先進典型選樹推薦和關愛機制,推薦第八屆甘肅省道德模范候選人5名、第七屆張掖市道德模范候選人10名、第三屆張掖市文明家庭7戶、“新時代張掖好少年”候選人8名。高臺縣開展“道德模范”“五星文明戶”“文明家庭”等典型評樹活動,推薦第八屆甘肅省道德模范5人、第七屆張掖市道德模范9人、“甘肅好人”18人,評選高臺縣第七屆道德模范9名、“五星文明示范戶”401戶、“五星文明標兵戶”50戶;培育第十六批省級文明村鎮(zhèn)4個、第九批市級文明村鎮(zhèn)4個,創(chuàng)建各類精神文明示范點21個,啟動第十批縣級文明單位創(chuàng)建活動,縣級及以上文明村鎮(zhèn)占比達61.8%。山丹縣開展第十九批縣級文明村鎮(zhèn)創(chuàng)建工作,評選表彰“五星文明標兵戶”126戶、第三屆山丹縣文明家庭17戶,推薦7戶家庭參加第三屆張掖市文明家庭評選活動,推進“最美家庭”“書香家庭”“廉潔家庭”等評選活動。民樂縣持續(xù)開展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好媳婦、好兒女、好公婆”評選表彰活動,1人入選省級道德模范,1人獲評市級道德模范,3人入選“張掖市新時代好少年”,1人入選“全省新時代好少年”,評選縣級新時代好少年50名,“最美家庭”69戶、美麗庭院52戶。肅南縣年內推薦省市級道德模范候選人13人、市級新時代好少年5人、省級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集體和個人6名、省級文明家庭1戶;培樹全國最美家庭1戶、省市級家庭工作先進集體2個、鄉(xiāng)村振興巾幗帶頭人2人。

圖片

江山代有才人出。這些時代新人與先進典型,以他們的實際行動踐行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征程中沖在最前端、在社會進步的潮流中勇立最前沿,為張掖的發(fā)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正能量。

文明的土壤,日益豐沃;實踐的力量,深遠持久。崇德向善、共建共享的生動實踐在“絲路明珠·彩虹張掖”處處可見,鋪繪成這座城市的錦繡長卷。

新時代、新實踐,新起點、新長征。全市廣大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者將自覺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聚焦唱響主旋律、凝聚正能量,為推進中國式現(xiàn)代化張掖實踐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條件。張掖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康寧 張斌 李興祖 張自燕)

惠風吹拂,一幅繁花似錦的文明長卷在“絲路明珠·彩虹張掖”接續(xù)延展:

披著晨光,臨澤縣沙河鎮(zhèn)樂民社區(qū)“橙絲帶”樂民服務隊志愿者們整裝出發(fā),如同一股清新的春風,開始溫暖鄰里的文明實踐志愿服務;

正午時分,肅南縣紅灣寺鎮(zhèn)裕興社區(qū)喜氣洋洋、笑聲朗朗,一對新人以“零彩禮”的方式喜結連理,以實際行動踐行和詮釋著移風易俗的新風尚;

暖煦午后,臨澤縣市民群眾陸續(xù)走進“城市書房”,捧著心儀的書籍靜靜翻閱,在滿是書香的奇妙世界里蕩漾;

圖片

夜幕降臨,卸下一天疲憊的人們紛紛走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活動陣地,盡情參與各種運動,擁抱健康生活;

……

文明新風來自堅持不懈地培育。近年來,張掖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以深耕厚植的文化自覺、守正創(chuàng)新的昂揚姿態(tài),不斷邁出從逐步完善到全面提升的堅實步伐,譜寫了一曲曲弘揚時代新風、傳播文明理念的動人篇章,為建設幸福美好新張掖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正能量。

實踐陣地:闊步拓展 品質躍升

入冬后,西北地區(qū)晚上溫度驟降,寒意襲人。然而在山丹縣,夏秋季節(jié)在文化廣場上那些聞聲起舞和慢跑健身的群眾并未因寒冷而停下追求健康與快樂的腳步,他們紛紛轉移“戰(zhàn)場”,來到山丹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活動陣地,或三五結伴在跑步機上揮灑汗水,或兩人一組在乒乓球桌前激烈角逐,還有的端著“飯后一杯茶”,在象棋桌前靜靜對弈……

山丹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頗受當?shù)厝罕姎g迎的“打卡”地。這個位于山丹縣城的文明實踐綜合體,集理論學習、廉潔教育、展覽展示、互動體驗、志愿服務、文體活動等功能于一體,吸引著一撥又一撥當?shù)馗扇骸⑼獾赜慰颓皝砉蚕砭袷臣Z,感受和展現(xiàn)文明風采。

圖片

每一處文明實踐陣地都是展現(xiàn)城鄉(xiāng)文明面貌和構建同心圓、匯聚正能量的舞臺。在張掖市,像山丹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一樣的文明實踐中心站、所遍地開花,如同一個個凝心鑄魂的“磁場”,以文化的傳承、文明的引領、精神的升華,為全市高質量發(fā)展提供強大動能、豐厚人文滋養(yǎng)。

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高質量發(fā)展,是時代之需、使命所系、群眾所盼。張掖市因時而動,順勢而為,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辦公室,配齊班子、充實人員,健全市級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組織機構,并對縣區(qū)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提出明確目標任務和要求。縣區(qū)制定《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實施方案》等,實行縣、鄉(xiāng)、村“三級書記負責制”,建立縣(區(qū))級負總責,鄉(xiāng)鎮(zhèn)、行政村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在試點基礎上全面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同時,在建機制、擴隊伍、促整合、樹品牌上持續(xù)用力,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從“建起來”“轉起來”“用起來”到“強起來”。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經過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與探索,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目前已實現(xiàn)了所、站組織體系100%全覆蓋,有效發(fā)揮了精神文明建設“綜合陣地”的強大作用,為城市的發(fā)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成為引領社會風尚、提升群眾文明素養(yǎng)的堅實堡壘。

圖片

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張掖市把各種資源整合利用起來,把各方力量激發(fā)匯聚起來,實現(xiàn)陣地、隊伍、活動、項目、機制等資源從“相加”到“相融”,形成“文明實踐搭臺,各方都來唱戲”的生動局面。

——甘州區(qū)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個、實踐所23個、實踐站262個,組建區(qū)級志愿服務總隊1支、分隊18支、小分隊1693支,注冊志愿者9.2萬余人;

——臨澤縣整合各類公共資源,建成鄉(xiāng)村振興試驗等10個實踐基地和46個“六有”標準型、27個“四好”示范型、10個“五強”引領型文明實踐所(站);

——高臺縣指導全縣9個鎮(zhèn)、145個村(社區(qū))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各實踐所、站均成立1支以上志愿服務隊,確定12個村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示范點建設,全縣志愿者注冊人數(shù)達5.6萬人,累計開展志愿服務活動1000余場次;

——山丹縣打造示范所2個、示范站10個,全面提升中心(所、站)建設規(guī)范化、標準化水平;

——民樂縣打造完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主題公園、新時代文明實踐主題街、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實現(xiàn)全覆蓋;

——肅南縣建成縣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個、鄉(xiāng)鎮(zhèn)新時代文明實踐所8個、農牧村(社區(qū))新時代文明實踐站105個,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促進中心1個,開展文明實踐陣地提升、文明實踐隊伍提升、文明實踐項目提升、文明實踐進萬家“四大行動”,全縣累計注冊志愿者6700余人。

圖片

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放眼今日張掖,遍布城鄉(xiāng)的文明實踐陣地引力強勁,豐富多彩的文明實踐活動活力無窮。

實踐品牌:唱響旋律 聲動四方

今年,全市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培育打造縣級活動品牌22個、鎮(zhèn)級活動品牌4個、村級活動品牌6個;2022年至今,累計培育打造縣級活動品牌130個、鎮(zhèn)級活動品牌75個、村級活動品牌147個……

一組組鮮亮的數(shù)字背后,是無數(shù)個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者多年來默默奉獻的辛勤汗水與執(zhí)著堅守,詮釋著張掖市立足資源稟賦,打好品牌價值引領特色牌,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高質量發(fā)展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張掖市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結合轄區(qū)地域特點、產業(yè)特色,充分發(fā)掘民俗文化資源,不斷創(chuàng)新文明實踐活動形式,豐富文明實踐活動供給內容,采取組合式、嵌入式、互動化、接地氣的方式,常態(tài)化開展主題鮮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積極打造接地氣、推得開、有影響、鄉(xiāng)土味十足的文明實踐活動品牌。

圖片

——理論宣講品牌“聲”入人心

肅南縣著力在強化基層理論宣講工作的廣度、深度、力度上下功夫,持續(xù)做靚“草原帳篷”“馬背宣講隊”“樓院小板凳課堂”等理論宣講品牌,將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宣”出特色、“講”到深處、“聲”入人心。今年累計開展理論宣講740余場次,受眾2540人次。

理論政策宣講,是傳播黨的聲音的重要渠道,是凝聚思想共識的有力舉措,是推動政策落實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張掖市充分發(fā)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等基層宣講陣地作用,積極組織開展有思想、有品質,有溫度、接地氣的理論宣傳,把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方針政策送到農村庭院、田間地頭,送到老百姓心里。今年,全市各中心(所、站)累計開展理論宣講3100余場次。

——實踐活動品牌傳遞大愛

在高臺縣城關鎮(zhèn)新建東社區(qū),有這樣一支熱心的服務隊伍,她們利用空閑時間幫助轄區(qū)孤寡老人、留守婦女兒童解決生活困難,轄區(qū)居民親切地稱她們是“敲門嫂”。

立足群眾所需,開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務實之舉。張掖市以群眾的關注點為切入點,積極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著力打造了一大批如“敲門嫂”一樣受群眾喜愛、信賴、贊譽的文明志愿服務品牌,志愿服務專業(yè)化、品牌化水平不斷提升。至目前,全市共組建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總隊6支,成立志愿服務組織3210個,成立應急管理、醫(yī)療健康等專業(yè)志愿服務組織152支,全市各類志愿服務組織累計開展志愿服務活動2萬場次,服務總時長128.38萬小時。

——文化惠民品牌全民共享

立冬日,山丹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在老軍鄉(xiāng)組織舉辦“古韻悠長 梨園潤鄉(xiāng)”山丹戲曲進鄉(xiāng)村文化惠民演出活動,各路“文藝輕騎兵”輪番登臺演出,臺上臺下互動熱烈……

文化活動是連接歷史與現(xiàn)實、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重要橋梁。張掖市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深挖本土特色文化,突出打造“春綠隴原·文化進萬家”“送戲下鄉(xiāng)”“百姓大舞臺”等特色文化活動,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本土特色文化的魅力,推動特色文化與先進理論相融合的智慧成果“飛入尋常百姓家”,讓人們在感受本土文化獨特魅力的同時,深刻領會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和方針政策,為張掖的發(fā)展注入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移風易俗品牌倡樹新風

在民樂縣永固鎮(zhèn)總寨村,遇到有辦白事的人家,前來幫忙的鄰里親朋人手一碗粉湯,雖沒有了往日“七碟八碗”的“盛況”,但喪葬禮儀和鄰里關系傳遞出的深情氛圍卻絲毫不減。這一創(chuàng)新舉措,既表達了對逝者的哀思與懷念,又避免了浪費和攀比。如今,“一碗粉湯送親人”已成為民樂縣白事辦理的新風俗。

圖片

推進移風易俗是培育良好社會風尚的重要途徑。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辦公室協(xié)調、指導各縣區(qū)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和基地,不斷深化新時代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持續(xù)開展高價彩禮、厚葬薄養(yǎng)等專項治理,引導群眾革除陳規(guī)陋習、倡樹文明新風。紅白事從簡辦、不搞封建迷信、倡導厚養(yǎng)薄葬……如今,移風易俗工作在張掖大地全面鋪開,勁吹鄉(xiāng)風凈、民風純、思想齊、干勁足的文明新風,成為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的強大力量。

一個個拿得出、叫得響、有影響的文明實踐品牌,讓社會處處洋溢著文明、和諧、友愛的濃厚氛圍,這些上接“天線”、下接“地氣”的文明實踐品牌,匯全民之力奏響文明樂章,如和風細雨浸潤群眾心田,成為傳播新思想、引領新風尚和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落實、入腦入心的有力抓手。

時代新人:層出不窮 閃耀光芒

榜樣的力量是催人奮進的,如同一座座明亮的燈塔,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廣闊海洋中,為人們指引著前行的方向。

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更需要榜樣的引領與示范。近年來,張掖市充分發(fā)揮先進典型、公眾人物、愛心組織的示范表率作用,引領帶動鄉(xiāng)風文明建設高質量發(fā)展。甘州區(qū)深化“德潤甘州”道德實踐活動,推薦甘肅好人19人、推薦第七屆張掖市道德模范15人、第四屆甘肅省文明家庭1戶、第三屆張掖市文明家庭10戶。臨澤縣完善先進典型選樹推薦和關愛機制,推薦第八屆甘肅省道德模范候選人5名、第七屆張掖市道德模范候選人10名、第三屆張掖市文明家庭7戶、“新時代張掖好少年”候選人8名。高臺縣開展“道德模范”“五星文明戶”“文明家庭”等典型評樹活動,推薦第八屆甘肅省道德模范5人、第七屆張掖市道德模范9人、“甘肅好人”18人,評選高臺縣第七屆道德模范9名、“五星文明示范戶”401戶、“五星文明標兵戶”50戶;培育第十六批省級文明村鎮(zhèn)4個、第九批市級文明村鎮(zhèn)4個,創(chuàng)建各類精神文明示范點21個,啟動第十批縣級文明單位創(chuàng)建活動,縣級及以上文明村鎮(zhèn)占比達61.8%。山丹縣開展第十九批縣級文明村鎮(zhèn)創(chuàng)建工作,評選表彰“五星文明標兵戶”126戶、第三屆山丹縣文明家庭17戶,推薦7戶家庭參加第三屆張掖市文明家庭評選活動,推進“最美家庭”“書香家庭”“廉潔家庭”等評選活動。民樂縣持續(xù)開展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好媳婦、好兒女、好公婆”評選表彰活動,1人入選省級道德模范,1人獲評市級道德模范,3人入選“張掖市新時代好少年”,1人入選“全省新時代好少年”,評選縣級新時代好少年50名,“最美家庭”69戶、美麗庭院52戶。肅南縣年內推薦省市級道德模范候選人13人、市級新時代好少年5人、省級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集體和個人6名、省級文明家庭1戶;培樹全國最美家庭1戶、省市級家庭工作先進集體2個、鄉(xiāng)村振興巾幗帶頭人2人。

圖片

江山代有才人出。這些時代新人與先進典型,以他們的實際行動踐行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征程中沖在最前端、在社會進步的潮流中勇立最前沿,為張掖的發(fā)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正能量。

文明的土壤,日益豐沃;實踐的力量,深遠持久。崇德向善、共建共享的生動實踐在“絲路明珠·彩虹張掖”處處可見,鋪繪成這座城市的錦繡長卷。

新時代、新實踐,新起點、新長征。全市廣大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者將自覺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聚焦唱響主旋律、凝聚正能量,為推進中國式現(xiàn)代化張掖實踐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條件。張掖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康寧 張斌 李興祖 張自燕)

編輯:王麗蓉
最新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