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張掖網
>>
觀點
【地評線】飛天網評:重農抓糧,確保秋糧顆粒歸倉
來源:
0
人參與互動
2023年10月23日 20:52
金秋時節(jié),秋收正忙。據農業(yè)農村部最新農情調度顯示,截至目前,全國秋糧已收獲10.46億畝,完成80.1%。農業(yè)農村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北方主產區(qū)玉米、大豆單產提高,增產趨勢明顯。分地區(qū)看,黃淮海和西北地區(qū)玉米、大豆收獲接近尾聲,東北大豆收獲基本結束,玉米正在收獲高峰。
秋糧產量占我國全年糧食產量的75%以上。今年以來,在一些地區(qū)經歷臺風、洪澇、干旱等極端天氣挑戰(zhàn)下,各地區(qū)各部門始終壓實責任,積極主動作為,從政策發(fā)力,到科技支撐,打出了重視糧食安全生產的“組合拳”,拿出了重農抓糧的實際行動。目前,各地正搶抓農時確保秋糧顆粒歸倉。從今年以來的秋糧生產情況來看,可謂來之不易。
責任擔當為秋糧收獲注入動力。保障糧食安全生產始終是一個永恒課題,糧食安全是買不來的。作為一個擁有十四億多人口的大國,依靠進口保吃飯,既不現實也不可能,必須牢牢把握糧食安全主動權,確保中國飯碗主要裝中國糧。為了確保秋糧豐收,各地區(qū)各部門層層壓實責任,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從糧食播種面積,到提升糧食生產質量,再到抓好精細化的田間管理等,各級領導干部始終把糧食安全作為“國之大者”,把責任擔當落實到糧食安全生產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與細節(jié)。以秋糧面積為例,正是因為各地壓實了責任,全年糧食播種面積穩(wěn)中有增,今年秋糧面積預計達到13.1億畝,為秋糧收獲奠定了堅實基礎。
政策發(fā)力為秋糧收獲提供保障。政策是指揮棒,政策也是支撐與保障。在秋糧生產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從國家相關部門,到各地區(qū)各部門,都認真貫徹落實各項惠民惠農政策,為秋糧安全生產注入了政策力量。在糧食播種時候,國家下達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100億元,為提升農民的種糧積極性注入了動力。在秋糧生產關鍵時期,中央財政及時下?lián)苻r業(yè)防災救災資金、玉米大豆“一噴多促”一次性補助資金,為秋糧生產提供了堅實保障。秋糧收購涉及品種多、范圍廣、數量大,是全年糧食收購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秋糧收獲時期,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等九部門聯(lián)合發(fā)布《關于切實做好2023年秋糧收購工作的通知》。正是依靠一以貫之的各項政策發(fā)力,為全年的秋糧安全生產提供了強大保障。
科技創(chuàng)新為秋糧收獲提供支撐??萍际羌Z食安全之基、科技是糧食增產之力。只有強化現代農業(yè)科技和物質裝備支撐,才能最終真正實現科技增產、科技提質、科技降本、科技增效。今年以來,各地發(fā)揮科技力量,從藏糧于地和藏糧于技,到推廣智慧農機,從大力推廣良種,到科學施肥,從推進農業(yè)機械化,到不斷提升單產水平,為秋糧安全生產注入強大的科技支撐。今年以來,國家積極開展鹽堿地綜合利用試點,加快耐鹽堿品種選育,各地加快耐密抗逆品種應用,改善地力條件,推廣高效智能農機,提高精量播種、機收減損水平,落實秋糧“一噴多促”等關鍵技術,為保障豐收夯實根基。
當前,山水田間,廣袤大地充滿勃勃生機,大江南北洋溢著豐收的喜悅。紅艷艷的辣椒、金燦燦的玉米、黃澄澄的谷子、雪白的棉花……五彩斑斕正繪制出秀美秋收的壯闊畫卷。
(李萍)
編輯: 王麗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