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張掖網
>>
縣區(qū)
>>
肅南
【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肅南:以文明之鑰“解碼”幸福之城
來源:張掖市融媒體中心
0
人參與互動
2023年08月28日 17:37
一座城市,因堅守而蝶變;一方百姓,澤文明而化育。時代新風徐徐吹來,文明薪火在這里代代相傳。在永不停歇的創(chuàng)城路上,肅南縣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緊緊圍繞建設“信仰堅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人民滿意”的文明城市總目標,高位謀劃抓部署、強化調度快推進、質效并重促提升,全縣上下拉高標桿,自加壓力,奮力譜寫文明肅南發(fā)展新篇章。
文明創(chuàng)建全民參與,共擔文明肅南建設之責
2023年,肅南縣吹響全國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百日攻堅的集結號,從干部到群眾,從鄉(xiāng)村到城市,從社區(qū)到單位,從耄耋老人到稚子幼童,全民參與、齊心發(fā)力,內外兼修,取得了頗多亮眼成績……行走在肅南的大街小巷,撲面而來的文明之風讓人倍感溫馨與愜意。
初秋的傍晚,華燈初上,廣場上歌聲飛揚,舞姿翩翩,樓宇、橋梁、河道處燈帶勾勒出的輪廓,使得整個縣城更加具有現代化大都市的味道?!?/p>
曾經,“不守規(guī)矩”的電動車、亂穿馬路的行人為整座城市抹黑……如今,經過交警部門管與疏,志愿者等群眾力量規(guī)與導,不文明行為明顯減少,市民素質顯著提升?!?
“多年前,我是他們‘護送’的考生,如今,我也成為了‘愛心送考’中的一員。”今年高考前夕,王女士報名“愛心司機”,免費為考生提供護送服務。王女士說,“因為當年自己被免費護送考場的回憶特別珍貴,如今也想通過自己的力量回報社會,讓城市文明更有溫度?!?/p>
一城文明風,滿目新圖景。一條條街道干凈整潔,斑馬線前禮讓行人,“車讓人·人守規(guī)”讓城市交通更加文明;吃飯“光盤”杜絕浪費,“文明餐桌”讓公筷公勺成為新風尚;志愿者成為肅南市民的新身份……漫步在山水肅南,一街一景,一言一行,時時處處都能感受到文明的氣息與溫度。如今的肅南,花香、城美、人和、文明,滋潤著肅南這座城市更加和諧宜居。
幾年來,肅南縣從上到下,從干部到群眾,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的歷程和實踐,生動詮釋了“眾志成城”的新時代內涵??h委縣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掛帥,以上率下,強力推進;縣級領導分片包抓,聯點共建,指導、幫助、督促其對標找差、補短補缺、全面達標;從烈日下汗流浹背的交警,到寒風中堅守崗位的志愿者;從第一縷陽光下清理垃圾的環(huán)衛(wèi)工,到霓虹燈下勸說占道攤主文明經營的城管隊員;從24小時不關機以社區(qū)為家的居委會主任,到自覺清理樓道垃圾的小區(qū)居民……“做文明有禮肅南人”的理念早已成為肅南人民共識,全民參與創(chuàng)建的熱情與日俱增,“文明共創(chuàng),和諧共建,全民共享”已蔚然成風?!?/p>
精細治理創(chuàng)建惠民,增強建設文明肅南之效
對標全國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的測評體系,肅南縣差距何止毫厘,城市基礎設施欠賬太多,老舊小區(qū)、背街小巷、農貿市場亟待提升,困擾市民的垃圾亂扔、廣告亂貼、攤位亂擺、車輛亂停、違章亂建、短板弱項存在方方面面。我們?yōu)樽约撼隽艘坏馈半y題”!
創(chuàng)城的差距在哪,攻堅的著力點就在哪。對標《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操作手冊》,肅南縣緊盯“時間表”“路線圖”,推進工作馬不停蹄。針對市政果皮(垃圾)箱不足情況,更換分類果皮箱100個,煙灰柱20個;為解決縣城部分基礎設施陳舊、盲道不貫穿、功能不完善等突出短板問題,實施了縣城基礎設施補短板改造提升工程,完成各單位辦公場所、窗口服務單位門前無障礙設施改造13處,公共衛(wèi)生間無障礙設施改造24處,安裝無障礙護欄185米,鋪設人行盲道4.8公里,城市基礎設施得到改善,城市品質得到較大提升。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盼,我有所為。肅南縣緊盯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以開展“三抓三促”行動為契機,用心用情用力解決了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急難愁盼問題,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顯著提升。以暢通群眾監(jiān)督渠道、評價渠道、自治渠道為原則,肅南縣規(guī)范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的“三通道”,按照“336”工作法(即:群提、群議、群定三原則,同心、同力、同體三要素,融入“聽、辯、勸、借、讓、和”六字訣),創(chuàng)新推出“井井有調”工作法、“1350”工作法、“網格民情地圖”“一碗奶茶調解法”“民情醫(yī)院”“阿爾達”議事蒙古包等10余類群眾自治模式,推動“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工作落實,延伸服務管理觸角,打造偏遠牧區(qū)管到位、城鄉(xiāng)社區(qū)管精細的聯系群眾“零距離服務”格局。
創(chuàng)城工作開展以來,肅南縣通過整合12319熱線、“肅南發(fā)布”“文明肅南”“山水肅南”APP等線上平臺,依托共駐共建單位和居委會定期召開征求意見座談會等線下形式,廣泛征求市民意見建議,群眾對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的滿意度達98.5%。各村居大力推行“教、堵、疏、管、轉”五步工作法,通過紅白理事會全程指導、監(jiān)督紅白喜事操辦,積極推動移風易俗,實現“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鄉(xiāng)村治理新格局,濃厚鄉(xiāng)風文明氛圍。
持續(xù)創(chuàng)建進無止境,完善文明肅南建設之治
建設一座明禮守信、文化繁榮、和諧有序、生態(tài)良好、充滿活力的文明城市是每一位肅南人的心愿。用文明喚醒一座城,全民同創(chuàng)美好生活??h委、縣政府有著深邃的思考和務實的行動。
一次次立足基層的實踐活動,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學校、進機關、進企業(yè)、進農村、進社區(qū);一幅幅活潑形象的公益廣告與城市景觀緊密結合;一場場屋場夜話架起“連心橋”,傳遞文明新風,話出幸福生活;一個個傳統節(jié)日成為傳承優(yōu)秀文化、加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載體……
放眼肅南,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將崇德向善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呈現生機勃勃的繁榮景象。人們用點滴行動與執(zhí)著堅守,累積起整個社會的價值高度,筑牢共同的精神家園。
曾經,婚喪嫁娶宴請,各地有不同程度的互相攀比、大操大辦。至此,肅南縣制定出臺了《關于治理規(guī)范婚喪嫁娶事宜推動移風易俗的實施方案》等文件規(guī)定,旗幟鮮明地樹立起移風易俗導向和硬規(guī)矩,讓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工作有章可依,依章而行,沿著制度化、規(guī)范化、體系化、常態(tài)化的軌道推進。
目前,全縣105個農牧村(社區(qū))已實現紅白喜事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月辦酒次數從10場減至3場以下,群眾對移風易俗滿意度達90%以上。
縣主要媒體堅持正面引導和反面曝光相結合,紛紛開辟專題專欄,拿出黃金版面、時段積極宣傳各級各部門的好經驗、好做法,對不文明行為和市容環(huán)境衛(wèi)生問題進行曝光,倒逼整改;公益廣告大量投入,在戶外廣告、電子顯示屏、樓宇電視、宣傳櫥窗、公交車等宣傳陣地和載體發(fā)布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公益廣告和宣傳標語,營造濃厚的創(chuàng)建氛圍;組織志愿者對轄區(qū)所有住戶逐一入戶走訪,做到“入戶隨訪、文明宣傳、聽取民意、志愿服務”四位一體全覆蓋,進一步提升市民的知曉率、認同率、參與率。
隨著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的有序推進,肅南縣基礎設施更加完善,文明行為井然有序,黨群干群關系更加密切,社會風氣健康向上,社會事業(yè)全面進步,群眾關心的問題正在一個一個地解決,高質量發(fā)展的新動能正在集聚并逐步顯現,全縣人民沐浴著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成果的和煦陽光,大步走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