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張掖網山丹訊 山丹縣清泉鎮(zhèn)郇莊村持續(xù)深化黨建引領“五治三團”融合治理模式,強化“三團”隊伍建設,積極參與重大決策、弘揚傳統(tǒng)文化、倡導文明新風、化解矛盾糾紛,及時有效解決群眾反應的突出問題,形成了黨組織領導下“大事一起干、好壞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政治強引領,凝聚基層治理合力。充分發(fā)揮黨支部戰(zhàn)斗堡壘作用,結合村“兩委”換屆,選優(yōu)配強村班子,使黨組織動員群眾、協(xié)調各方、化解矛盾的能力顯著提升。通過黨建共同體、黨員先鋒隊等形式,形成零距離的“服務網”、精細化的“治理網”,把黨建的觸角延伸到每個角落。
法治強保障,百姓參與百姓事。利用清泉話語、微信訂閱號、微信視頻號、微信群等新媒介開展“微普法”;通過開展“三進”活動(法德講堂進村社、糾紛調解進村社、法律服務進村社),建設法治廣場、法治圖書角,編排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節(jié)目等形式,讓群眾在潛移默化中學法用法尊法守法,營造了濃厚的法治氛圍,群眾法治意識不斷增強。
德治強教化,百姓參與道德評判。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相結合,組織開展核心價值觀入心、傳統(tǒng)美德上墻、推先樹優(yōu)上會、先進事跡宣講等活動,通過“入、上、講、評”等方式,深入開展評選好婆婆、好媳婦、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創(chuàng)評活動,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
自治強基礎,百姓參與事務決策。以網格化服務管理為載體,科學劃分轄區(qū)網格片區(qū),按照“定格、定人、定崗、定責”的要求和“一格一員”或“一格多員”的標準,選聘支委班子成員和黨員社長為網格管理員,并將轄區(qū)內的管片民警、調解、治安信息員等全部納入網格管理員隊伍組織體系,形成了更為精細化的“網中網”“格中格”。網格管理員嚴格按照“四個不少于(每周深入責任區(qū)不少于2次,每月走訪居民不少于40戶,每年每戶居民至少走訪接觸一次,每月至少召開一次網格民情會商活動)”要求,深入村社開展工作,切實做到管理服務的“零距離”和“面對面”。
智治強支撐,激發(fā)基層治理活力。有效利用綜治E通、電子政務、雪亮工程等平臺,強化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化管理,及時公示公開涉及農民利益、群眾關注的村級重大事項和村級資產管理情況,暢通群眾監(jiān)督渠道,引導群眾主動參與村級公共事務,使其成為鄉(xiāng)村治理的參與者、公共事務的推動者、集體利益的共享者,讓各類基層社會治理參與主體找到了“最大公約數”,畫出了“最大同心圓”。百姓參政團累計召開各類參政議政會議127場次,參議決策村辦公場所建設、集體經濟發(fā)展、道路硬化、低保認定等事項139項;百姓服務團開展各種服務242場次,幫辦實事好事128件,調處各類矛盾糾紛52起,使廣大群眾真正當家作主,依法管理好自己的事情,推動社會治理“由管到議”。